前言
加拿大醫療體系作為全球聞名的全民免費醫療服務系統,一直是新移民關注的焦點。然而,雖然看病和住院的費用完全由政府承擔,但等待時間的長短常常讓人頭疼。本文將為新移民和臨時居民詳細講解如何申請醫保卡、找到家庭醫生,並合理利用Walk-in診所和急診服務。
目錄
-
加拿大醫療體系的特點
1.1 國內與加拿大醫療體系的顯著差異
1.2 各省級醫療系統有什麼區別 -
各類醫療資源應該怎麼用?
2.1 為什麼要找家庭醫生
2.2 Walk-in診所可以取代家庭醫生嗎?
2.3 急診:最後的醫療保障
2.4 大型和小型診所的差異 -
醫保與費用:看病免費,藥物自費
3.1 醫保卡怎麼申請?
3.2 低收入家庭的醫療補貼
3.3 免費醫療服務介紹
3.4 緊急醫療救助撥打911 -
加拿大的醫療系統到底有多慢?
總結
1. 加拿大醫療體系的特點
Medicare是指加拿大的公費醫療體系。加拿大沒有統一的國家醫保計劃,而是13個省和地區獨立提供各自的醫療保險計劃。在這種體系下,所有加拿大居民都可以合理地獲得醫療必需的醫院和醫生服務,而無需自掏腰包。對於新移民來說,加拿大的醫療體系是一個至關重要的關注點。這個體系真是讓人既愛又恨。優點在於,看病和住院的費用是免費的。缺點則是,免費醫療往往伴隨著較長的等待時間,尤其是在需要接受專科治療時。
1.1 國內與加拿大醫療體系的顯著差異
加拿大的醫療體系和國內有著極大的不同。在國內,醫療資源較為開放,患者可以通過多個途徑快速獲得所需服務。只要掛上號,基本就能立即看醫生。而在加拿大,醫療資源的分配更為封閉,病人不能隨心所欲地見醫生,而是需要按照嚴格的流程和規則進行分配。這一點讓許多新移民在剛來到加拿大時感到困惑和不便。所以,推薦每一位新居民或者新移民定居加拿大後,立刻著手為自己尋找家庭醫生。
1.2 各省級醫療系統有什麼區別
加拿大的醫療保健系統由各省級政府管理,因此每個省的運作方式有所不同。全國共有13個省份和地區提供健康保險計劃。舉例來說,如果你以永久居民身份移居加拿大,並計劃定居在安省或BC省,自抵達之日起可能需要等待最長3個月才能獲得健康保險福利。而如果你選擇定居在阿省,則無需等待,抵達後立即享有醫療保障。
所有省份的保險計劃皆遵循相同的醫療保健基本標準,具有相同的特點。但是,各省份在醫保生效時間和具體保障範圍方面,存在一些需要注意的細微差異。我們將在今後推出的各省份醫保詳解指南中為大家一一歸納。
2. 各類醫療資源應該怎麼用?
加拿大的醫療資源主要包括家庭醫生、Walk-in診所和急診室。家庭醫生是醫療體系的核心,為患者提供長期的健康管理和初級醫療服務,需要預約。Walk-in診所無需預約,適合無法及時見到家庭醫生的患者,提供基本的醫療諮詢和治療。急診室用於處理緊急和嚴重的醫療情況,24小時開放,但可能需要較長的等待時間。了解並合理利用這些醫療資源,有助於新移民更好地適應加拿大的醫療體系。
2.1 為什麼要找家庭醫生
加拿大實行分級診療制度,家庭醫生是這個體系的核心。每個家庭都應配備自己的家庭醫生,家庭醫生不僅是醫療資源的主要窗口,還是醫療服務的第一道關卡。家庭醫生負責處理大多數常見疾病,如果病情較為複雜,他們會推薦患者前往專科醫生,保證整個就醫過程的高效和順暢。
你可以通過以下方式尋找家庭醫生:
● 詢問朋友、同事、親戚或熟人
● 聯繫移民服務組織
● 聯繫所在地區的社區健康中心
● 查看幫助尋找家庭醫生的各省網站,比如:
○ 安大略省居民可以首先訪問“尋找醫生 (Find a doctor)”網頁;
○ BC省居民可以訪問“不列顛哥倫比亞家庭醫生學院 (B.C. College of Family Physicians)”網頁。
● 瀏覽iTalkBB精英家庭醫生網頁,直接聯繫會中文的家庭醫生,就醫治病更方便!
2.2 Walk-in診所可以取代家庭醫生嗎?
對於新移民來說,可能面臨沒有家庭醫生或預約困難的情況。幸運的是,加拿大還有walk-in診所,直譯為“走進去就能看病的診所”,也就是無需預約診所這些診所。這些診所不需要固定的家庭醫生就可以就診,對一些頭痛腦熱的小病來說十分方便。預約通常較為快捷,通常在當天或者次日就能成功預約到看病時間。儘管walk-in診所的醫生也是全科醫生,但他們能夠處理的事務相對有限。如果你患有慢性病,建議是一定要找到一位家庭醫生為你建檔。
很多人覺得walk-in診所似乎能取代家庭醫生,加上聽說找家庭醫生需要排隊等很長時間,便沒有積極去尋找。然而家庭醫生的作用不容小覷!比如:
● 持續跟蹤:家庭醫生通過長期跟蹤了解病人的病史,有助於疾病的準確診斷。
● 特殊檢查:家庭醫生可以開一些特殊檢查項目是walk-in診所不能開具的。比如在國內疫苗事件發生後,家庭醫生可以為孩子開具抗體檢查,而walk-in診所則要求先與公共衛生部門聯繫才能開具類似的檢查。
2.3 急診:最後的醫療保障
除了家庭醫生和walk-in診所,加拿大另一個重要的醫療資源渠道是醫院的急診。急診室無需預約,是處理緊急病情的場所。一般情況下,急診會優先處理病情較為緊急的患者,嬰幼兒往往擁有較高的優先級。而成人就診時,等候時間通常會更長,四個小時以上的等候時間也很常見。前往急診時最好帶上一些零食、娛樂產品和充電寶,以應對漫長的等待。
2.4 大型和小型診所的差異
在加拿大,不同診所的設施差異較大。一些大型診所配備了自己的實驗室,可以直接在診所內完成常規檢測。而小型診所通常只有簡單的設備,如血壓計、診療床等。如果需要更複雜的檢查,醫生會開單子,讓患者去醫院完成。所以如果只是小病小痛是沒有必要去到太大的診所排隊的,反而是小診所會效率更高,更快地解決你的醫療問題。
3. 醫保與費用:看病免費,藥物自費
在加拿大,儘管看病和住院的費用由政府承擔,但藥物費用並不包括在醫保中。醫生看病後會開具處方藥單,需要患者自己去藥店購買。另外,眼科和齒科等專科服務也不在免費醫保的覆蓋範圍內,需要自行支付。
3.1 醫保卡怎麼申請?
在加拿大,要獲得醫療服務,所有人都需要申請一張健康保險卡。作為新移民,則必須向省政府提交申請才能獲得該卡。如果你在安省,需要訪問Service Ontario提交申請;而如果你在阿省,則應該訪問Service Alberta提交申請。所有申請均需親自提交。申請所需的具體文件可能因省而異,但所有省份都要求提供居住證明、政府簽發的身份證和證明移民身份的文件。
3.2 低收入家庭的醫療補貼
為減輕低收入家庭的醫療負擔,加拿大各省推出了一些補貼項目。例如,NB省的“Healthy Smiles,Clear Vision”項目,為年收入低於一定標準、家中有18歲以下兒童的家庭提供眼科和齒科費用的補貼,每年補貼金額約為1000加幣。
另外,安省的“Children and Youth Pharmacare Program”和“Ontario Drug Benefit Program”也為24歲以下和65歲以上的居民提供藥費補貼。這些補貼計劃為家庭減輕了部分經濟負擔。具體的醫療補貼申請標準和申請方法請查詢本省的政府官方網站。
3.3 免費醫療服務介紹
各省和地區提供免費的電話健康諮詢服務,全天候由註冊護士進行諮詢。在全國範圍內,可以撥打811與專業醫療人員聯繫,雖然各地稱呼有所不同:在馬尼托巴省稱為Health Links,而在安省則被稱為Health811。這些熱線的主要目的是幫助個人判斷是否需要就醫,而不是診斷或開具處方。
如果你認為需要醫療服務,但沒有省級保險,你可以前往加拿大的社區健康中心(CHC)尋求幫助。大多數CHC接受省級醫療保險,但一些正在等待省級保險核准的居民也可以選擇在此就診。
3.4 緊急醫療救助撥打911
在發生緊急情況時,你可以前往最近的醫院急診科,或撥打911獲取緊急醫療救助,撥打911是免費的。急救中心會派出專業急救人員和救護車前往現場,然後將病人送往醫院救治。加拿大的救護車服務是需要收費的,價格在數百到上千加元之間。
4. 加拿大的醫療系統到底有多慢?
儘管家庭醫生能夠迅速處理常見病情,但當涉及到專科醫生或複雜檢查時,漫長的等待時間成為加拿大醫療體系的日常。根據2016年的一項調查,加拿大是11個發達國家中等待專科醫生時間最長的國家,平均超過四個月。
對於新移民來說,預約家庭醫生的時間也可能較長,尤其是在大城市或家庭醫生資源短缺的地區。此外,某些非緊急的醫療檢查,如B超、MRI等,等待時間可能達幾周甚至幾個月。在急診室,病情不嚴重的患者通常需等待數小時,具體時間取決於醫院的擁擠程度和病人的病情輕重。
總結
“小病自我診斷,大病自行了斷”是加拿大華人對於本國醫療系統十分風趣的評(吐)價(槽)。雖然加拿大的醫療體系因為漫長的等待時間常被詬病,但它依然穩步有效地運行。不然加拿大的人均壽命也不會全球領先了。新移民們應在平時多加注意健康,充分利用醫保卡和政府補貼,同時儘量避免進入需要長時間等待的醫療環節。